0人評分過此書

當父母罹癌時:照護、溝通、醫療、心理狀態……40歲子女應該要懂的人生中場功課

出版日期
2018
閱讀格式
PDF ; EPUB
書籍分類
學科分類
ISBN
9789578950184

本館館藏

借閱規則
當前可使用人數 46
借閱天數 14
線上看 0
借閱中 0
選擇分享方式

推薦本館採購書籍

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,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

讀者資料
圖書館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
* 姓名
* 身分
系所
* E-mail
※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
電話
※ 電話格式為 區碼+電話號碼(ex. 0229235151)/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
* 請輸入驗證碼
儘管罹患癌症不等於宣判死亡,卻是漫長治療之路的起點。
患者心理越強大,就越有機會戰勝病魔!
當父母罹癌,身為子女的我們,
除了身體的照護,又該如何幫助父母的心呢?

  「會不會是誤診?」、「是不是有更好的醫生?」、「該怎麼鼓勵爸媽接受治療?」……當各種問題接踵而至,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卻是──爸媽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呢?本書由日本癌症醫學博士,根據幾十年來萬名患者的煩惱及問題所撰寫,罹癌患者親屬須知,從確診、治療、復發、緩和……完整療程中,親屬不可不知的心理照護、醫病互信、治療面相。

■ 子女與父母是否順利有效溝通,是成功抗癌關鍵
  小時候父母照顧我們,但當角色互換,需要被照護的對象是爸媽時,子女反而不知道該如何提供協助。不論年齡,「與家人的關係」都是支持患者很重要的關鍵之一;如果能體察父母的心情、相互理解,爸媽也會更堅強,提起更大勇氣對抗癌症!
  抗癌過程中,家中長輩很容易遇到情緒問題,當這些情況發生時,子女該如何與父母對話,進行協助?這些常見又讓人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的問題,書中作者都有詳細與專業的說明:

‧擔心造成負擔,爸媽不願意與家屬商量怎麼辦?
‧爸媽負面情緒高漲,不願意接受治療該如何是好?
‧罹癌後情緒大變,爸媽容易發洩怒氣在家屬身上?
‧療程順利,但爸媽老是擔心復發該怎麼辦?

■ 良好的醫病互信,有賴子女恰如其分地協助
  面對醫師針對疾病及治療所作的說明,常常有聽沒有懂,無法進行判斷。醫生怎麼說明病情,父母好像也沒辦法轉述清楚。醫病關係無法互信,不安情緒日漸擴大,想順利與醫護進行溝通,身為子女該如何從中提供協助?作者以專業角度切入,羅列常見的醫護溝通疑慮:

‧爸媽聽不懂醫師說明時該如何是好?
‧爸媽不信任醫護人員,自己找了偏方怎麼辦?
‧醫生建議爸媽轉作緩和醫療,該如何詢問第二意見?

■ 照護父母身心,預習未來的自己
  現在家屬為了患者的努力,與患者為了與疾病對抗的一舉一動,都有可能是以後每個人數十年後的寫照。除了感嘆罹癌後的生活「不好過」、「很痛苦」、「不容易」之外,不妨將他們視為人生的前輩,不僅為了自己,也為了「癌症時代」的社會增加更多同理心。

【本書特色】
‧從親子關係切入癌症病患心理照護
‧常見困擾Q&A條列,專業建議一看即懂

評分與評論
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
幫助
您好,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?
使用指南

客服專線:0800-000-747

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 AM 09:00~PM 06:00
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