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人評分過此書

親愛的艾倫:就算妳與眾不同,我只會愛妳更多

出版日期
2019/06/01
閱讀格式
EPUB
書籍分類
學科分類
ISBN
9789570532098

本館館藏

借閱規則
當前可使用人數 8
借閱天數 14
線上看 0
借閱中 0
選擇分享方式

推薦本館採購書籍

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,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

讀者資料
圖書館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
* 姓名
* 身分
系所
* E-mail
※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
電話
※ 電話格式為 區碼+電話號碼(ex. 0229235151)/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
* 請輸入驗證碼
這是一部雕刻生命之書,關於
獨立、堅強、誠實,
以及母愛。
作者是知名演員及主持人艾倫‧狄珍妮的母親──貝蒂,
貝蒂和出櫃女兒艾倫的故事,
將讓我們重新思考何謂「愛」、
何謂「最純粹的」的愛。

全球中文版首度面世!
這是一段從悲傷、抗拒、失望、憤怒、誤解,直到包容、接納的旅程。
更是一段從「我是如何成為一個女人」,
到「我是如何成為一個母親」,
最終走到「我是如何成為我」的漫長過程。

最終貝蒂和艾倫甚至一同攜手努力打造平權的社會,
身為母親的貝蒂更成美國LGBT人權倡導者、
美國「人權戰線」的「出櫃計畫」第一位女性發言人,
幫助了成千上萬的同志與同志父母。

「媽,我是同性戀。」
──那一年,艾倫狄珍妮親口對母親說出了這六個字。
從此改變了貝蒂・德傑尼勒斯的一生。

這六個字猶如震撼彈,
擊碎了貝蒂相信了一輩子的信念:
她是誰?我是誰?何謂人生?

貝蒂是一位傳統虔誠的基督教徒,
成長於民風淳樸的1930年代路易斯安那州,
有著最典型的傳統白領階級家庭。
如今卻成為世界上最有號召力及影響力的母親代表――
她,是如何勇敢地做到的?
只因秉持著一個最堅定的信念,那就是――「愛」。

「⋯⋯我心中飛速掠過了一百種想法和一百種情緒。我在腦中瘋狂思考著要提出什麼問題或者論點才能讓她恢復理智──讓她恢復成過去那個可愛又年輕的異性戀女兒。」

「異性戀女兒。這個想法緊緊抓住了我。我們甚至連想都沒有想過。這個字甚至不在我們的常用字彙中。我們天生如此。但現在,我必須開始考慮另一個同樣不存在於常用字彙中的字眼――同性戀。」

「同性戀」――
這個陌生的字眼,卻開啟了貝蒂不平凡的一生。
從艾倫向貝蒂出櫃的那一年,貝蒂――身為一個典型白領階級出身、保守的基督徒家庭的傳統母親,從一連串的悲傷、抗拒、失望、憤怒、誤解,透過不斷地與艾倫通信、溝通、閱讀、以及反思,成為了美國「人權戰線」的第一位非同志的國家發言人。

就算我的孩子那樣的「與眾不同」,我還能有愛、還能繼續愛、我還有能力愛嗎?

「他們之所以會努力累積足夠的勇氣,向你坦承他們的真實自我,是因為他們比過去任何時刻都還需要你的愛與支持。他們需要知道,無論如何你都會純粹地愛著他們。這樣的愛是他們幾乎不可能從世上的其他人身上得到的――只有父親或母親能給予這樣的愛。」

「我如今終於理解,艾倫透過二十歲的出櫃給了我這輩子最棒的禮物――她的誠實。她當時就在我心中埋下種子,使我得以在未來成為我想要成為的那種人──獨立、堅強、誠實。」

貝蒂以一位母親的角色,爬梳自己過去的成長經驗、教育環境與歷經三次失敗的婚姻經驗,反思自己傳統的成長環境帶給她的無知與誤解,體悟到了每個人其實都是一個「獨立」的特殊個體,與眾不同是人們最大的特質,而性傾向――則猶如你的眼珠子顏色、膚色、國籍、甚至宗教,只是你其中的一項特色――而這並不影響一個母親去放棄對子女最純粹的愛。


【暖心撰序】
李屏瑤 作家
陳思豪 古亭長老教會牧師
劉安真 諮商心理師

「《親愛的艾倫:就算妳與眾不同,我只會愛妳更多》不僅是一封母親寫給同志女兒的長信,更是一段「我是如何成為一個女人」到「我是如何成為一個母親」,最終走到「我是如何成為我」的漫長過程。」──李屏瑤

「作者不是在剖析艾倫為什麼會成為同性戀(她清楚知道這不是一個選擇),也不是在分析自己為什麼能夠接納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戀。我深深感受到,貝蒂是在詳實闡述平常一般如她的人們(ordinary people),遇到這個衝擊,其實都能夠一樣健康地面對和回應。」──陳思豪

「……在艾倫出櫃之後,她和哥哥與媽媽更親近,家人間更能彼此扶持,他們也一同攜手努力打造平權的社會,身為母親的貝蒂更成為同志權益的倡議者,幫助了成千上萬的同志與同志父母,這亦是我覺得本書最讓人動容之處。」──劉安真

評分與評論
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
幫助
您好,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?
使用指南

客服專線:0800-000-747

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 AM 09:00~PM 06:00
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