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人評分過此書
〈你是哪種類型的投資者?〉
大多數投資者在剛開始投資股票的時候,恐怕都不會設定目標。
「只是想賺點錢」——這理由聽起來簡直跟小學生賺零用錢沒兩樣。
不同的投資者,當然會有不同的目標。有人想賺1億日圓,也有人覺得賺1000萬日圓就好。即便如此,都必須確實決定好目標。
確定目標後,了解現在與目標的距離和路徑,就能逐步往目標靠近。
相反的,如果不決定目標,就不知道該了解什麼,甚至無法掌握現在的自己有哪些不足。
投資股票時,很多人會用投資的資歷來評估投資者的程度。但是這樣並不能掌握投資者真正的程度。就算投資10年,不會贏的人還是不會贏。
因此,我根據投資者的程度,分為以下四大類型。
(1)退場的投資者
第一種就是早早退場的投資者。
對市場的想法太天真,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報明牌就馬上跟著買。失敗了也不知道為什麼輸,一味怪罪於他人或新聞雜誌。
具有這種傾向的人,要不是退場的投資者,就是快要退場的「退場預備軍」,或是剛開始從事投資、經驗尚淺的投資者。詳細理由會在下一章說明。
請記住,知識及經驗尚淺的投資者所處的狀況,遠比那些擁有較豐富知識及經驗的資深投資者,還要更為不利。
如果你發現自己正處於這個階段,最好趕快提升成長的速度。
(2)倖存的投資者
第二種類型是倖存的投資者。程度不好也不壞,勉強在市場存活下來。
在交易的過程中,倖存的投資者會慢慢懂得區分「在市場上要相信哪些事情,才能生存下去」。他們會透過經驗,分辨出可食的果實與有毒的果實。
不過,他們的資金增減仍然不穩定。兢兢業業地小額獲利,卻很容易因為一次暴跌而一口氣痛失資產。
(3)小贏的投資者
第三種是小贏的投資者。充分理解本書所說的「想法」「看法」「做法」,便符合這個類別。
來到這個階段,就會開始萌生身為「投資者」的獨立心態,逐漸理解「最後能相信的只有自己的經驗」這件事。
這類型的投資者,通常每年的獲利都能穩健成長。數年一次的暴跌,也都在事前的預料之內。行情的高低波動,反而還會形成助力。此外,他們也懂得運用做空來抑制風險。
(4)持續獲勝的投資者
最後是第四種,持續獲勝的投資者。他們已經確立屬於自己的交易手法,也就是所謂的獨立投資者。
扎實奠定了「想法」「看法」「做法」的基本功,更進一步靠自己的投資手法磨練技術。他們對自己的手法擁有強大的自信,不會在意他人的評價。
此外,他們還會運用空頭避險、賣空等高超技巧,利用行情的漲跌起伏進行買賣。
以下就以圖表呈現這四種類型。(圖2)
成為「倖存的投資者」其實並不是那麼困難。但是能夠「小贏」的投資者,就不是那麼多了。要更進一步成為「持續獲勝的投資者」,比例就會一口氣下降許多。
〈想累積上億資產,只需要把同樣的事重複做六次〉
手頭上的資金一旦增加,要處理的個股數量也會增加。
此外,由於對市場造成的影響力也從而提高,或許也會發生「很難再接觸成交量低的個股」等問題。
事實上,的確有投資人因為太在意這些小事,導致無法繼續進步。
不過,此處先不談這些事情,只要專注於思考「如何實現資產翻倍」即可。
請把注意力完全聚焦於將資產簡單翻倍的技術與能量。
事實上,達到這個程度後,伺機攻防的技術及經驗等其他要素,當然也會同時提升。
我再說得具體些吧。假設股票投資的其中一個目標是賺進1億日圓,它的一半即為5000萬日圓。5000萬日圓的一半則是2500萬日圓。
同樣的,2500萬日圓的一半是1250萬日圓;1250萬日圓的一半是625萬日圓;625萬日圓的一半是312萬5000日圓;再一半是156萬2500圓。
如果你的目標是1億日圓,首先就從156萬2500日圓開始,將它重複翻倍六次就可以了。
也就是說,若能到達這樣的技術水準,理論上,其實就已經充分擁有達成1億日圓的可能性。只要把這個過程重複六次即可。
這時候,最重要的是「重現能力」。
如果無法重現完全相同(或至少是「類似」)的技術,就無法達到1億日圓。
反過來說,只要練就了一定程度的資金能力與技術,剩下的就只是「重現能力」的問題而已。
大多數投資者在剛開始投資股票的時候,恐怕都不會設定目標。
「只是想賺點錢」——這理由聽起來簡直跟小學生賺零用錢沒兩樣。
不同的投資者,當然會有不同的目標。有人想賺1億日圓,也有人覺得賺1000萬日圓就好。即便如此,都必須確實決定好目標。
確定目標後,了解現在與目標的距離和路徑,就能逐步往目標靠近。
相反的,如果不決定目標,就不知道該了解什麼,甚至無法掌握現在的自己有哪些不足。
投資股票時,很多人會用投資的資歷來評估投資者的程度。但是這樣並不能掌握投資者真正的程度。就算投資10年,不會贏的人還是不會贏。
因此,我根據投資者的程度,分為以下四大類型。
(1)退場的投資者
第一種就是早早退場的投資者。
對市場的想法太天真,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報明牌就馬上跟著買。失敗了也不知道為什麼輸,一味怪罪於他人或新聞雜誌。
具有這種傾向的人,要不是退場的投資者,就是快要退場的「退場預備軍」,或是剛開始從事投資、經驗尚淺的投資者。詳細理由會在下一章說明。
請記住,知識及經驗尚淺的投資者所處的狀況,遠比那些擁有較豐富知識及經驗的資深投資者,還要更為不利。
如果你發現自己正處於這個階段,最好趕快提升成長的速度。
(2)倖存的投資者
第二種類型是倖存的投資者。程度不好也不壞,勉強在市場存活下來。
在交易的過程中,倖存的投資者會慢慢懂得區分「在市場上要相信哪些事情,才能生存下去」。他們會透過經驗,分辨出可食的果實與有毒的果實。
不過,他們的資金增減仍然不穩定。兢兢業業地小額獲利,卻很容易因為一次暴跌而一口氣痛失資產。
(3)小贏的投資者
第三種是小贏的投資者。充分理解本書所說的「想法」「看法」「做法」,便符合這個類別。
來到這個階段,就會開始萌生身為「投資者」的獨立心態,逐漸理解「最後能相信的只有自己的經驗」這件事。
這類型的投資者,通常每年的獲利都能穩健成長。數年一次的暴跌,也都在事前的預料之內。行情的高低波動,反而還會形成助力。此外,他們也懂得運用做空來抑制風險。
(4)持續獲勝的投資者
最後是第四種,持續獲勝的投資者。他們已經確立屬於自己的交易手法,也就是所謂的獨立投資者。
扎實奠定了「想法」「看法」「做法」的基本功,更進一步靠自己的投資手法磨練技術。他們對自己的手法擁有強大的自信,不會在意他人的評價。
此外,他們還會運用空頭避險、賣空等高超技巧,利用行情的漲跌起伏進行買賣。
以下就以圖表呈現這四種類型。(圖2)
成為「倖存的投資者」其實並不是那麼困難。但是能夠「小贏」的投資者,就不是那麼多了。要更進一步成為「持續獲勝的投資者」,比例就會一口氣下降許多。
〈想累積上億資產,只需要把同樣的事重複做六次〉
手頭上的資金一旦增加,要處理的個股數量也會增加。
此外,由於對市場造成的影響力也從而提高,或許也會發生「很難再接觸成交量低的個股」等問題。
事實上,的確有投資人因為太在意這些小事,導致無法繼續進步。
不過,此處先不談這些事情,只要專注於思考「如何實現資產翻倍」即可。
請把注意力完全聚焦於將資產簡單翻倍的技術與能量。
事實上,達到這個程度後,伺機攻防的技術及經驗等其他要素,當然也會同時提升。
我再說得具體些吧。假設股票投資的其中一個目標是賺進1億日圓,它的一半即為5000萬日圓。5000萬日圓的一半則是2500萬日圓。
同樣的,2500萬日圓的一半是1250萬日圓;1250萬日圓的一半是625萬日圓;625萬日圓的一半是312萬5000日圓;再一半是156萬2500圓。
如果你的目標是1億日圓,首先就從156萬2500日圓開始,將它重複翻倍六次就可以了。
也就是說,若能到達這樣的技術水準,理論上,其實就已經充分擁有達成1億日圓的可能性。只要把這個過程重複六次即可。
這時候,最重要的是「重現能力」。
如果無法重現完全相同(或至少是「類似」)的技術,就無法達到1億日圓。
反過來說,只要練就了一定程度的資金能力與技術,剩下的就只是「重現能力」的問題而已。
- 出版地 : 臺灣
- 語言 : 繁體中文
評分與評論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