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人評分過此書

假精確時代:大數據的合法詐騙,讓你上鉤還服服貼貼

作者
出版日期
2020
閱讀格式
EPUB
書籍分類
學科分類
ISBN
9789865552015

本館館藏

借閱規則
當前可使用人數 52
借閱天數 14
線上看 0
借閱中 0
選擇分享方式

推薦本館採購書籍

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,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

讀者資料
圖書館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
* 姓名
* 身分
系所
* E-mail
※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
電話
※ 電話格式為 區碼+電話號碼(ex. 0229235151)/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
* 請輸入驗證碼
如何讓人相信一句非常荒誕的話?加上一個數字就可以了!
「資料夠多,你想要有什麼結果,大數據就能給你什麼結果。」
你被數據欺騙的次數,可能比你吃的米還多!
◎人類的「正常體溫」是多少?
德國物理學家卡爾宣稱,他為100萬人測量了精確體溫,在統計了體溫結果以後,最終得出結論:正常體溫應該是37℃!
但其實,卡爾測量的是腋溫,並不適用其他部位測量體溫,這就體現出,這一數字結論本身帶有某種偏差。
「正常體溫」的定義並不精確,甚至是主觀臆想,但這種典型的「假精確」,幾百年來人們卻深信不疑。
◎職場上的加薪陷阱,你看出來了嗎?
老闆有一天良心發現,決定為每一位員工加5%!全體員工歡騰,覺得自己終於能「出頭天」了,更加賣力上班……
幫員工加薪?小心是老闆的「變相自肥」!
老闆的年薪是2000萬元,以5%計算,老闆能加薪100多萬!
「這一年每個人都能加薪5%」,遠遠比「我的加薪是你的幾百倍」溫柔得多,儘管這兩句話本質一樣!
◎你看到的,都是對我有用的數據
該網站訪問量日成長率達800%──其實該網站1月3日訪問量只有10,而一月4日訪問量到達90。
有35%的被調查者購買了本產品──這個例子一般會用在公司強調產品的受歡迎程度。但公司顯然刻意隱瞞了另一點,那就是消費者購買後,有80%的人強烈要求退貨!
◎比詐騙集團更恐怖的,是大數據時代的合法詐騙
本書全面介紹了各種類型的數據陷阱,剖析詳細生動的案例,最後列出了幾項避免數據陷阱的妙招,幫助大家在工作、讀書學習、購物等日常生活中,更容易辨識出數據騙局!
在這個假精確時代,你還甘心被騙走這麼多錢跟時間嗎?

評分與評論
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
幫助
您好,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?
使用指南

客服專線:0800-000-747

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 AM 09:00~PM 06:00
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