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人評分過此書

草木真情:故宮詩畫裡的植物學

出版社
出版日期
2024/08/15
閱讀格式
EPUB
書籍分類
學科分類
ISBN
9789862627020

本館館藏

借閱規則
當前可使用人數 8
借閱天數 14
線上看 0
借閱中 0
選擇分享方式

推薦本館採購書籍

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,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

讀者資料
圖書館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
* 姓名
* 身分
系所
* E-mail
※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
電話
※ 電話格式為 區碼+電話號碼(ex. 0229235151)/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
* 請輸入驗證碼
現代植物學 vs. 故宮珍藏詩畫,
告訴你前人不曾說過,國寶名作中隱藏的植物故事。

◎第一本從植物學角度剖析故宮詩畫的跨領域著作

您在閱覽故宮珍藏的詩畫時,能從其中「看」出什麼?
 
今日,我們對故宮詩畫的作者、畫風、歷史背景已經考據得十分澈底。但對生物領域的學者來說,這些作品中描寫的動植物,仍然隱藏了許多從未述說的精彩故事。本書作者黃生、楊智凱是分類學與民族植物的專家, 他們從故宮典藏的花鳥畫中精選161幅明確描繪花卉、草木、蔬果的植物畫作,以植物為主題,提出串聯不同作者與時代的各種問題,像是:

★ 宋代與清代所畫的蘋果有何不同?
★ 松為何用來比喻勁節,當時所見又是哪一種松?
★ 桃李園與梨園為何對古人別具意義?
★ 杜鵑為何是鳥名也是花名?
★ 故宮畫中最常見那些蔬菜水果?
★ 古人對濕地生態的描繪有多寫實?

以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分為20個章節,帶你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,重新品味故宮宋徽宗、蘇軾、文徵明、郎世寧、黃庭堅等大師的畫作,探尋這些故宮珍藏的詩畫裡,由植物寫下的另一種歷史脈絡。

古人詠嘆、表情達意、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植物
古人創作的選題並非隨興而致,特定植物為何被文人選用來表達情感,都能從古人對自然的觀察與互動中看出端倪。像是以松描寫人與自然的和諧意境如宋朝馬麟〈靜聽松風〉、以海棠花譬喻自己遭時不遇的蘇東坡〈寒食帖〉、或作為園藝紀錄的清朝錢維城梅花寫生畫,植物的自然史往往隱藏在作品之中。
 
大師名畫與生態照片對照呈現, 看見身邊的名畫主角
本書將故宮詩畫依照喬木、灌木、草本、水生植物的順序編排,每章由賞析故宮的大師名作開始,介紹繪畫的自然及歷史背景、畫上題字與相關古代詩詞,接著是主題植物的小檔案,告訴你這些植物現今在自然中的分布,又如何與今日的我們產生連結。將從前只有皇帝能預覽的故宮國寶,加上現代的科學內涵,為讀者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故宮名畫導覽。
 
專文推薦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陳麗桂台灣師範大學前文學院院長       
潘富俊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、《中國文學植物學》作者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專家推薦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李振明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名譽教授        
王瑞閔(胖胖樹) 金鼎獎科普作家        
林哲緯生態畫家        
林華慶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
洪廣冀台灣大學地理系副教授
胡哲明台灣大學植物標本館館長
張東君科普作家        
曾彥學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所長        
游旨价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博士後研究人員、《橫斷台灣》作者 
楊嘉棟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所長    
葉書謹生物繪圖師    
廖培鈞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    
 
專家好評
本書竟然讓眼前家中、郊外常常可見、迎風招展、活潑跳動的動植物,和千百年前古代名詩人、名詞人歌詠它的詩、詞,以及故宮裡描繪它的國寶畫作,一體共榮地呈現、說解,而且簡單、明瞭、扼要。
──陳麗桂(台灣師範大學前文學院院長)

國畫中所繪的植物種類,基本上都和文學作品《詩經》、《楚辭》及歷代詩詞歌賦有關。作者對每類植物都有精彩的解讀,並分析畫作意涵,說明植物的文學內容和解說植物生態、形態等。
──潘富俊(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、《中國文學植物學》作者 )

故宮古畫裡的植物世界,藏著博物愛好者一心追求的自然妙趣。
──游旨价(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博士後研究人員、《橫斷台灣》作者)

這本書宛如一座穿越古今的橋樑,將古代藝術的美學與現代植物學的知識完美融合,為讀者帶來一場視覺與智慧的盛宴。
──廖培鈞(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)
  • 出版地 臺灣
  • 語言 繁體中文

評分與評論

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
幫助
您好,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?
使用指南

客服專線:0800-000-747

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 AM 09:00~PM 06:00

loading